6月2日,由质量保障处举办的校级一流课程建设沙龙在真知馆105会议室进行。沙龙由质量保障处处长管平主持,教务处处长助理徐曼老师以及全校立项建设的一流课程负责人近30名教师参加了沙龙。
管平处长首先对校级一流课程建设历程做了简单回顾。自2019年首次设置一流课程建设专项以来,我校教师踊跃申报,积极建设,目前一流课程建设已立项4批,共计26门课程,包括线下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两种类型,立项面覆盖全校六院一部。在前期建设过程中,课程负责人(教学团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工具,积极探索多样化教学方式方法,扩充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与此同时,课程建设也存在不少问题。管平处长指出,如:一流课程建设整体进度比较滞后,距按期保质验收还有相当的差距。这在客观上与疫情影响有关,主观上也有部分教师对课程建设认知不足、动力不足等原因。在教学资源建设上,目前的教学资源还处于较低端水平,还未达到“优先选择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高质量在线课程资源,结合本校实际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的要求。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是当前高校课程建设的大趋势,亦是我校一流课程建设数量最多的一类,同时也是在前期调研中老师们反映困难最多的区域。管平处长以国家一流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认定指标为参考,对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以及学时分配等进行了详细解读。并结合我校教学实际,对校级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验收标准做了说明。他强调,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老师们可以先尝试开放几节线上学时,待稳定后再逐步开放,直至达到20%的国家一流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认定指标最低线上学时标准。
就教师们最关心的线上学时补贴问题,管平处长依据《东南大学成贤学院一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和政策,进行了进一步解释说明。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和在线开放课程是我校未来课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学校将在原有指导性文件基础上,尽快出台相关管理办法细则,以解除教师们的后顾之忧。
本次沙龙还邀请了我校两位课程建设比较成熟的老师进行主旨发言。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李响老师就《建筑手绘表现》在中国大学慕课上开设线上课程的具体操作方法、教学管理以及依托腾讯课堂等现代技术优化教学等,为老师们提供了宝贵经验。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陈素芳老师就《结构力学》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过程中的课程内容衔接、课堂教学设计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监控等环节进行了全方位介绍,同时也将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开诚布公与大家磋商。
两位老师的分享引起了与会老师们的热烈反响,大家纷纷就各自的困惑进行提问,相互交流。教务处徐曼老师针对教师们提出的教务管理方面的问题现场做了针对性解答。
沙龙最后,管平处长做了总结发言。他指出,国家级一流课程认定指标中不同类型课程侧重点不同,因此我校在建的一流课程也要寻求各自特点,在数字化转型、课程内容优化等多方面深化建设,深挖亮点,建出成绩,为我校人才培养起到应有的作用。
校级一流课程建设是在新时代加强“四新”建设,国家实施一流课程“双万计划”,大力推进高等教育“质量革命”的背景下开展的,是我校对标国家级一流课程认定指标,在十四五规划期间实施的课程建设工程,以从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范式转换、教学管理更新等多维度推进课程教学质量不断上行。今年将是本轮校级一流课程立项建设收官之年。接下来,质量保障处将聚力于现有立项课程的建设和验收工作,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课堂设计、评价方式等教学各环节加强指导和监督,确保立项课程能够高质量通过验收,为迎接新一轮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现场全景
四位老师发言